在眼下这个任何领域不提两句智能都感觉亏了八个亿的时代,广大消费者的生活便利性确实得到了大幅提升。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当科技被别有用心的人滥用,大家的合法权益甚至是个人信息受到侵害也只是在不知不觉间。
近日,小鹏汽车收到了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事件起因于小鹏汽车在上海的线下门店。
处罚决定书显示,小鹏汽车花费近17万元,购买了22台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设备安装在上海的5家直营店和2家加盟店,以此统计进店人数并分析男女比例、年龄等。从今年的1月至6月,这些设备共采集上传人脸照片431623张。这一行为未经消费者同意,也无明示、告知消费者收集、使用目的,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这一侵犯消费者隐私的行为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今年的3.15晚会上就曝光过同类问题。位于上海的科勒卫浴通过同样的方式来抓取消费者性别和年龄等信息,消费者的人脸信息只要一进店就会被记录并编号,影响涉及科勒卫浴的全国上千家门店。
当然,说大家对这一行为不陌生,除了有媒体曝光相关事件外,你我的人脸信息很有可能已经被某家无良商家记录在案。
成本低、不易暴露且收益大是这种侵权行为的特点。以小鹏此次的事件为例,17万买22台摄像头,不严谨地说大约合每台7700元,就这个成本,小鹏要是想,妥妥的有能力给每位消费者安排上360度多机位组合拍摄。
不易暴露也很好理解,现在摄像头随处可见,普通消费者根本没能力和精力对其进行辨别。收益大自不用说,小鹏之流也不是为了做慈善给大家拍证件照。
对于此次侵权事件最可怕的却也不是侵权本身,而在于企业行不轨之事的低成本和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的无力,难不成以后戴上全盔才敢逛商场?
况且小鹏身为标榜智能的汽车制造商,虽然此事无关产品但也显得更加讽刺。众所周知,包括小鹏旗下产品在内的很多车型,在车内车外都配有摄像头。虽然这些设备的运行有相关隐私协议为保障,但如果这次的事件持续发酵,消费者当然也会不可避免地猜想,“车内摄像头有没有偷偷启动、记录上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