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以内河整治为切入点,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
城在山水中 人享山水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多为老百姓建设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场所。营造健康美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福州市以内河整治为切入点,通过水系综合治理、山体保护修复、提升城市山水风貌,逐步探索出山水城综合治理的有效路径,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市民享受高品质生活。
——编 者
吃完早饭,背上相机,福建省福州市市民黄学鼎从家出发,过条马路,来到白马河公园。早上7点,公园里唱歌、锻炼的人不少。沿河两岸,榕树郁郁葱葱,河水波光粼粼。黄学鼎沿步道慢走,不时举起相机定格美景;河边走一会儿,又来到白马河东侧的乌山,在大众茶馆沏一壶清茶,背山面湖,坐下来享受恬静时光。
在白马河、乌山一带住了多年,黄学鼎见证了这里的喜人变化:河水清了、河岸绿了、周边美了,新建的沿河步道串起远近一个个山体、绿地、公园。“登山观景、沿河享绿,都在家门口。”黄学鼎觉得,“生活品质又上了新台阶。”
全面摸排制定措施
加强水系综合治理
三山鼎峙,139条内河纵横交错,福州是典型的山水城市。北通西湖、南连闽江,位于中心城区的白马河是福州主要的内河水系之一。
“曾经的白马河很美。”在黄学鼎记忆里,“河水很清,里面还有鱼虾。”但随着周边居民增多,白马河与福州诸多内河一样,水质变差,水体黑臭,内涝也时有发生。以前白马河也曾整治过多次,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哪里有问题,就治哪里。每次治完,都有好转,可过不了多久,就又回到了老样子。”黄学鼎说。
就水治水,怎么就行不通?
对这个问题,福州水务集团总经理助理李招群感受很深。2016年9月,福州市召开水系综合治理第一次动员会,提出所有干部“看图看三天,走路走三天”,针对福州内河“涝”“臭”两大问题,巡查全市139条内河,全面摸排原因,逐一形成治理方案。
在白马河流域,时任福州水务管网维护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李招群带着团队,摸排出42个排水口。“其中一处污水溢流尤其严重。”李招群回忆,“顺着管网一路排查,发现竟是斗池路上一处污水干管破损导致的。一测算,破损点距离白马河足足2公里。”李招群和同事们意识到,内河水质与周边环境密不可分。
在这次摸排中,全市干部最终找出1300多个问题,并制定3000多项整改措施。2016年11月14日,《福州市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正式下发。“关键思路就在于综合治理,一体推进。”李招群介绍。
突破就黑臭治黑臭——福州统筹内河治理、污染源治理、排水管网排查修复、污水厂提标扩建等工作,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突破就河治河——将全市107条主干内河,按流域划分为7个水系项目包,主干支流全流域治理;
突破就水治水——实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城市建设,统筹沿岸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改善水系周边整体环境。
清淤、截污、治理污染源……经过一年多的水系综合治理,臭味闻不到了,水变清了。
改善水系周边环境
打造宜居生态空间
在水系治理的基础上,福州结合旧城改造,打造沿河景观。种树、亮灯、修步道,白马河沿岸,逐渐有了绿地、步道、公园。“从干净到漂亮。”天天从河边过,黄学鼎赞叹周边环境“一天一个样”。
白马河公园东侧,穿过一条马路,就是乌山。过去,乌山较少对市民开放,几十栋建筑遮盖了山体原本风貌。“看山不进山,见绿难享绿。”和不少周边市民一样,黄学鼎一直期盼,“什么时候能上乌山走走?”
2020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乌山历史风貌区保护修复提升二期工程,对乌山进行改造,还绿于山、还山于民。
“从接到项目起,考虑的就是如何结合山体自身风貌,建设与周边相协调的整体景观。”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有限公司乌山项目负责人吴起飞说。
拆除违建、修复山体、补植绿化、新建凉亭……在修复山体的同时,还对乌山和周边自然景观、人文风貌进行整治,通过出入口、步道,将乌山与周边的三坊七巷、文庙、乌塔、于山、黎明湖等景观资源连接,建成了系统串联的10个主次出入口、总长6.8公里的三大环形线路。
既治水,又融合了周边山体修复和环境提升,涉及的工作点多、量大、面广,如何统一推进?
刚开始,有部分居民不理解:“改善环境,我们支持,可为什么要拆掉我们的杂物间?”在河流沿岸环境综合提升中,方案要求腾出沿岸约6米以上宽度建立休闲步道,建设亲水、近水的绿色空间。而在白马河流域的陆庄河沿岸,某小区100多间杂物间就贴河而建。
“拆除旧空间,就是希望给大家建成更宜居的新空间。”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成立专门工作组,与居民现场沟通。摊开设计图,沿河两岸,休闲步道串联的绿色空间徐徐铺展。居民多了理解,矛盾终于化解。在推进周边环境提升过程中,福州各区、街镇政府成立专门工作组,提供细致服务,项目实施到哪里,工作组跟到哪里,遇到问题,现场解决。
与此同时,福州在市级层面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指挥部,把环境综合提升涉及的建设、园林、规划等单位全部纳入,随时协调,便于部门间通力合作。
提升城市山水风貌
绘就美好生活图景
2022年春节前夕,经过整治的乌山重新对外开放。吴起飞记得,那一天,周边居民纷纷前来参观游览。
如今在福州,像“白马河—乌山”这样的山水连接体越来越多。一条125公里的“福道”,又将这些分散的山水连接体串起,连同一处处街头绿地、小公园,共同构成一幅“城在山水中,人享山水乐”的美好画卷。
2020年,福州市启动“两江四岸”环境全方位系统提升工作,在方案中明确了城市水体治理、山体修复、绿化提升、夜景照明、设施完善、慢道贯通等工作,一体推进山水城市建设。如今,福州的山水城治理探索越发成熟。
《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尊重并保留城市山水风貌,打造连山通海、城绿交融的区域生态廊道和城市组团绿楔,形成山与城、水与城、山与水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福州的母亲河闽江两岸,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在青年广场上享受江风,参加一场文化活动;登上江心公园,邂逅一次江上日落;到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打卡景点……作为“两江四岸”品质提升改造工程的重点区域,“闽江之心”集山水自然景观、文化街区、商业综合体等元素为一体,正成为福州新的城市会客厅。
改善后的城市山水风貌持续释放生态效益,据统计,相比2017年,2021年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标率)提升4.1个百分点,全市54个小流域省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提升22.2个百分点。
夜幕下,闽江两岸霓虹闪烁。闽江游、内河游……如今,福州城市文旅项目越发多样。“基于水系环境综合提升的成果,市民有了更多享受城市美景的方式。目前内河已开通7条航线,未来将建设‘百里水上福道’。”接手内河游这项工作的,正是李招群。经历了水系整治,从管网公司来到水务集团,李招群的工作重点也从水环境治理转变为内河文旅。
在白马河上,游船驶过,荡开层层波纹。“白马河漫漫千年,我们今天看到的,是整治后的白马河。下船,白马河公园、乌山,举步皆达……”船上的广播,讲述着白马河沿岸的变迁,也印刻着福州这座山水之城探索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的生动故事。(人民日报记者 王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