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今年两会汽车行业提案很“新能源”。
从代表委员提案的力度上,新能源所占比重可见一斑: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的三份提案中,有两份的题目中都包含“新能源”字样;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两份提案中,全部与新能源相关。站在变革风口上,提案也在顺应趋势。
不过与前几年新能源相关的提案相比,今年提案既有些“眼熟”,也有新颖之处。眼熟的地方在于,或是因为部分原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所以有些建议年年都会提及,且呼声一阵更比一阵高;而新颖之处则在于,有些提案对新能源产业的建议,已经进入到深层次的细节中。比如货车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有些甚至细化到了物流层面。
可以说,提案的“变与不变”,背后恰恰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缩影。
『陆运仍是电动汽车运输主要方式』
由此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建议修订行业标准来适应电动汽车的铁路运输。相较海运和陆运,铁路运输有巨大的优势,尤其在长距离运输方面,铁路运输在经济性、稳定性和碳排放方面全面超越海运与陆运。
这一条提案有其现实参照。以欧盟为例,得益于欧盟对于电动汽车进行铁路运输无限制的友好法规环境,诸多欧洲车企已经开始选择使用铁路,进行长距离的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汽车产品运输,而中国在这一方面适度调整相关法规是应时之举。
■ 写在最后
连提七年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再提“新能源汽车”。
这并不是说新能源汽车不再重要,而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更多着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他环节,例如充电桩、换电站等。有分析指出,这一变化表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前端的引导和扶持基本上已经达到目标,重心要转入车辆的使用端。
今年报告中提及这些关键词的原文为“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从产业端到应用端的转变,背后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思路。实现前者依赖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而实现后者则要考虑如何让新能源车主用的舒心。
相比于前些年在产业端呼吁政策扶持,今年的两会更聚焦“解决实际问题”。上述提案虽是产业链的细枝末节,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从这些提案中不难得出结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愈加成熟并在逐步完善。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好的转变,更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