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加班文化是否真的像传言中一样凶猛?
日本的加班文化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传说中的凶猛加班应当在日本的高速成长期,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那时候日本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海外大肆收购,日本人成群结队地到处旅游,他们的GDP串到了世界第二。
自古以来,在日本效忠于某个团体被认为是责任所在,至高的荣誉,幕府时期的家臣到了现代就是爱加班的社畜,加班被认为是对企业忠诚的象征。
还有一个原因,日本的长期雇佣制度也是原因之一。相比其他国家比较灵活的人才流动,日本人进入一企业就打算是终生奉献了,因此他们提倡爱社如家,这种爱的表达形式之一就是加班。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加班;要想多拿工资,必须加班;要想不被开除,必须加班。
另外日本人有种随大流的心理,总是害怕被甩单。并不是人人都想加班,但是隔壁的田中加了,佐藤不加就不行啊。更让人费解的事,这帮哥们加完班后不回家,还要成群结队地到居酒屋喝一小口,酒一下肚,嘴就管不住了,各种牢骚吐槽,也许这也算加班的乐趣吧。
加班最烈的情况,导致过劳死。日本的过劳死一直高居榜首。和过去为了帝王切腹自杀有相似性。后来意识到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各种法律各种宣传反对和防止过劳死。前些年电通公司的年轻女孩过劳死引起轩然大波,谴责过劳死成了主流。
近年经济低迷,年轻一代丧失斗志,加班已经不再是必然。许多大公司都采取措施防止无效加班,加班需要批准,且工作时间也被监督记录。一周有那么一天健康工作日,可以正点走人。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加班仍然不少。对于不加班的同事,持宽容态度的人越来越多。90后的日本青年,一言不对就跳槽的也不少,这点和我国的情况比较相似了。
日本加班严重真的很普遍吗?
连政府都要出台政策来限制加班,可见日本加班文化是非常严重。那么到底有多严重呢?
日本人经常加班到22点后,尤其是在东京等地区,加班会更加晚,所以东京的夜生活很繁华,因为很多年轻人都是在很晚才下班,商店自然关门更晚。
先来看每个年龄段的加班情况,可以看到23~35岁是加班的高峰,之后加班时间基本是逐渐减少的。每个月的加班时间,23~35岁之间一般在50小时出头,40代在45小时左右,50代在40小时左右。
从图可以看出每月加班40小时以内的占了一半以上,按照一个月上班22天计算,也就是每天加班1.8小时以内的占了一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左上角灰色色块的每月100小时以上居然也占了12.9%,有点可怕。日本人加班有钱吗?在中国,底层员工常常靠加班来获取生活费。像在工厂,更是靠加班来获得更高的工资。在中国,加班很多,人们也愿意加班,因为加班才有钱。
同为加班大国,日本的加班和中国的996相比有何异同?
同为加班大国,但中国与日本的加班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
其实,我们国家大部分人还是反对加班的,从古至今,讲究的是今日事今日毕。而日本人对加班都已经见怪不怪了。这跟他们的国情也是密切相关。日本从战后的混乱时期、复兴时期,经过了经济高速增长期、两次石油危乱,再到泡沫经济的膨胀与破灭,在这漫长的几十年当中,日本的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也受到其经济形式的影响。人口小,土地少,就要求他们必须以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利益,倒逼他们不断提升技术及人员素质,不断加班加点工作。
除了国情不同,影响着加班文化,还有长期的性格也导致不同的文化产生。例如,日本人谨小慎微,做事认真,同一件事情,中国人做可能是只需要一个小时,但日本人就可能需要一天的时间,至于工作质量,日本有些企业确实水平极高,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是企业文化的不同,日本人其实是在心理层次上对集团意识更为强烈,中国人讲求家和万事兴,更注重家庭发展。日本的职场竞争其实更加激烈,面对竞争,面对机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出人头地。日本对这种自我实现的欲求更为强烈,因此,更大一部分人群都处于超负荷的状态。
第三,日本大多就是保持owner意识,这意味着社长委托的工作当做自己的事情,把工作场所看作是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场所。中国的996之所以遭到抵制,因为中国大部分讲求获得感和幸福感,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工作可以改变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总之,金吉橙认为无论何种原因,加班都是应该被抵制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加班的坏处远远多于它的好处。就“过劳死”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对他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之类的企业组织正在呼吁公司制定比较灵活的时间表,以减少加班。他们甚至指出,日本需要结束其加班加点的企业文化,企业高管和政府需要采取更多行动,将日本的工薪族“拖离”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