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娱乐频道
汽车频道
数码 | 游戏
体育频道
生活频道
首页 > 体育 > 国际足球>北海油田成本(北海油田开采难度大的原因)

北海油田成本(北海油田开采难度大的原因)

2023-04-05 15:00:08 福州便民网

石油利润大概是多少

楼主、您好:

欧佩克中东成员国的原油开采成本为每桶2.90美元;中东地区以外的欧佩克成员国的陆上油田开采成本为每桶4.93美元;北海油田每桶10.95美元;中欧和里海地区每桶7.94美元;墨西哥湾每桶9.02美元;俄罗斯则为每桶11.92美元。

以现在原油期货70美元一桶计算一下。

一般来说,从世界上大石油公司来看,开采、提炼、销售都是一体的。

隶属同一集团的不同部门。很少有单独的开采公司或提炼公司、销售公司。至于利润率,你可以看一下上市公司的年报中(税前营业利润/营业收入)的比值。那就是关于石油公司的综合利润率。另外说明的是,现在世界上对石油公司的估值,主要是评价它的石油储备的市值。

希望能够帮到您。望采纳

北海的油气状况怎么样?

北海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参与开发的有英国、挪威、荷兰等国家。北海油气田是欧洲重要石油、天然气产区。位于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海域,大部分是英国和挪威的专属经济区,东南部为丹麦、德国和荷兰专属经济区。由于周围陆地均为基岩出露,加上海洋条件恶劣,所以长时期没有被油气勘探工作者注意,直到1959年在荷兰沿海发现格罗宁根大气田以后才被重视,1965年首先在北海南部发现气田群,1969年在中部的中央地堑区发现埃科菲斯克大油田,1971年在北部的维京地堑发现布伦特大油田,从此出现了勘探开发北海油气田群的高潮,现已成为世界大油气产区之一。如图7-2所示,北海油区是指中部和北部以地堑构造为基础的油气田群,已知石油储量约47亿吨,天然气储量约1.5万亿立方米。

图7-2 北海油气田分布示意图

北海独特的洋流环境和地质环境使之日渐成为欧洲主要的石油储藏区之一。北海原来主要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本为低洼地带,水草丰盛,莱茵河曾流经这里。后来,低地下沉,变为浅海,海洋底部是厚薄不匀的沉积层。北海海底地形复杂,有大陆架、大陆坡、海盆、海沟等。北海周边的主要水域是大西洋、北冰洋和波罗的海,北大西洋洋流带来的海水水温高、含盐度高,波罗的海汇入北海的海水水温低,含盐度低,这样就形成逆时针方向环流。这种洋流环境下的生物生长为石油、天然气的生成创造了良好条件。北海大陆架附近有大量的藻类、鱼类以及其他浮游生物活动,这些都是形成石油的原料。这些生物被沉积物掩埋后与空气隔绝,高压、高温和细菌作用使这些生物遗体分解,为石油的储集创造了条件。石油生于水际砂石,储集在砂岩的孔隙中,长期缓慢地沉积在大陆架浅海区。在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热潮中,北海逐步探明巨大天然气储量。1959年在荷兰北部格罗宁根发现巨大的天然气田,证实北海蕴藏着油气资源。有人认为,北海至今还有大量未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足够使用25~30年。

目前,北海北区总产量为2.3亿吨,其中海洋石油产量1.8亿吨,约占78.26%。1975 年6月,北海开始为英国大量生产石油,当年产量就达160万吨。此前的1974年,英国仅产原油8.8万吨。此后产量呈直线上升,1978年,英国北海油田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满足了本国一半的石油消费。1980年达8000万吨,基本上实现了石油自给。1981年石油产量首次超过消费量,为8940万吨,英国开始输出石油。1982年石油产量超过亿吨大关。1985年产1.224亿吨。到1988年底,36口油井和26个气田累计产油90亿桶,产气23.5万亿立方米。1990年石油产量渐趋下降,当年产量为9300万吨。1991年又降至为8896万吨。2003年,英国出产的石油占全世界石油供应的2.9%,略低于科威特3%的份额。北海地区另一个主要产油国是挪威。它拥有的北海海域面积仅次于英国。挪威开发北海油气活动也始于60年代。1966年开始钻探,1969年发现石油,1971年试生产,当时只生产29万吨。1975年产油928万吨,成为西欧第一个石油净出口国。1985年产油3840万吨,1990年增至7870万吨,1992年达到10480万吨,产量超过英国,成为一个新兴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表7-1和表7-2为北海近年的油气产量,表7-3为北海油气剩余可采储量。

表7-1 北海石油生产量 单位:千桶/天

表7-2 北海天然气生产量 单位:10亿立方米

表7-3 北海油气剩余可采储量

从上述表中可看出,英国在北海油田初始开发之际产量增长很快,进入21世纪后,产量递减明显增大,其后续的发展石油比不上挪威,天然气比不上挪威和荷兰。而挪威和荷兰有望在以后发挥更大的能源供给的作用。

北海油田一直以来都是欧洲能源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但目前储量已临近枯竭。1999年油田的开采量达到峰值,之后产量和储量都在逐年下降。地质学家Colin Campbell博士认为北海油田到2020年将完全枯竭。20世纪70年代初专家曾预测,北海油田到2000年将会“寿终正寝”。相信“石油峰值理论”的人们持悲观态度,认为全世界不会再发现多少新的油田,而所剩资源将无法承受人类生存的重荷。但目前一部分专家学者却持乐观态度,认为油田寿命会比预期长。“随着技术的进步,北海油田的开采期限可以延长一倍。”美国埃克森石油新闻及信息处处长Karl-Heinz Schult-Bornemann先生如是说。而石油采收率不再只是35%,有些油井可以达到70%。

2009年英国在北海原油的开采量降低了12%至8300吨,挪威也减少了8%至1.36亿吨。而挪威同期石油储量下降了8.3%为10.4亿吨,英国下降了11.8%为5.38亿吨。从储量上看,北海油田寿命已长于原来预期值。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Konrad-Adenauer-Stiftung)所做的一个分析报告显示:“欧洲对原油和天然气进口需求将在中长期内大幅增长。”到2020年,欧洲原油用量的90%和天然气用量的70%都将依靠进口。

北海油气资源开发延续了近代以来欧洲建构的以海洋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在北海开发过程中,那种国家的、封闭的、有疆界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得到改变。人们在重视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的同时,开始从传统的控制海洋通道逐渐转向海洋资源占有与开发,甚至开始把海洋作为基点来从海洋看陆地。在北海油气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保护海洋环境的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仅在北海拆除石油钻井平台就是一项劳力费财的活动,据预测,今后15~20年北海有450个平台要拆除。更不用说北海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和不时发生的环境灾难。在北海油气开发高峰过后,一些石油公司相继撤出北海,转向其他地方淘金,这是它们在国际化进程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促进了全球其他地方油气资源的开发。

就目前而言,北海所有较大的油田都已经被发现,因此,进一步勘查和开发的对象主要是较小型的油田,即可采储量5000万~1亿桶(800万~1600万立方米)的油田。从这类较小型油田采收每桶石油的单位成本,要比从前较大油田中开采石油高3~4倍。然而,新的技术和技术改进将有助于维持这类新油田有关的费用。

能源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有些区域有些能源已经出现相对枯竭,位于其他区域的资源开发已经成为人们觊觎的目标,人类希望充分利用大自然为自己服务。石油、天然气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这两种重要能源对北海周边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海洋本来使人完全受大自然的支配,成为大自然的奴隶,但欧洲人最初利用海洋作为舟楫之便,在近代构建以海洋为中心的世界秩序。这其中起到不可或缺作用的就是那西欧的加油站——北海。

如果挪威这个国家石油一旦枯竭了,它们会面临怎样的处境?

会严重影响劳动市场。

2019年1月15日,挪威石油工业部长Kjell-BørgeFreiberg在全国石油工业研讨会上宣布,挪威已在2019年向33家石油公司颁发了83份勘探和采矿许可证。去年,这个数字只有75。最大的赢家仍然是Statoil(前身为Statoil,2018年3月在Equinor),拥有29个勘探和采矿许可证。挪威公司Aker BP和DNO紧随其后,分别为21和18;其余15家分别由道达尔(Total),康菲(Conoco),壳牌(Shell)和其他国际巨头划分。

弗莱堡的眉毛不是出于礼貌,由于这个北欧富裕小国的宝库北海油田正在走向枯竭,如果它不能增加石油勘探并发现新的石油,那么拥有50年历史的挪威石油工业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退出历史舞台。 2018年,挪威的平均每日石油产量为149万桶,比去年的159万桶/天减少6.3%。如果与2001年的鼎盛时期相比,这个数字只是那段时间的一半。根据挪威国家石油委员会的估计,北海油田已确定没有未来。

从粗糙的地震波物理勘探到详细的钻探和岩心样本勘探,到成本核算和开发许可申请,海底油田的开发已经花费了很长时间,这通常需要五到十年以上的时间。在过去的十年中,挪威大陆架上的油田储量的发现并不令人满意。它们不仅不能与1970年代和1980年代发现的大型油田相提并论,甚至无法弥补旧油田产量的下降。更令人恐惧的是,除了即将在2023年开发的约翰·斯维尔德鲁普油田和约翰·卡斯特伯格油田外,挪威石油工业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可采油田了。这意味着到2030年之后,挪威的石油产量将急剧下降。石油行业一旦下滑,不仅意味着这一财政收入将不会损失,而且还将严重影响挪威的劳动力市场。

什么是海洋采油?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是海洋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百年的实践表明,海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技术复杂,涉及学科门类繁多;建设周期长,一般建设总周期5~10年;工程投资大,据英国北海油田资料统计,开发一个油田约需要成本50~300亿英镑。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一般比陆上油田投资高出3~10倍。风险大,恶劣的自然环境常给石油开发带来灾害。1980年3月27日挪威“亚历山大”号钻井船在北海倾覆,123人罹难。1983年美国阿科石油公司租用“爪哇海”号钻井船在中国莺歌海遭暴风袭击沉没,82人死亡。1988年7月6日英国北海一个平台爆炸,死亡167人,直接经济损失28.7亿英镑,当年产量损失13.5亿英镑。探井成功率低,世界海洋钻井记录统计,平均钻20口井才能获一口商业性生产井。利润高,英国北海油田开发后由一个贫油国跻身于年产亿吨的世界石油大国,北海油田年毛利25%。挪威北海油田的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20%,由一个经济困难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富国之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人均年产油约800吨,居全国油田人均产油量之首。

海洋采油技术和陆上采油技术大体相同,无论是举升技术、注入技术、增产技术、修井技术、集输技术几乎都可以照搬陆上的采油工艺。以举升技术为例,除了抽油机采油方法因为占地太大无法使用外,其他举升方式完全一样。海洋常用的采油方法是自喷采油、气举采油、电泵采油和水力泵采油。

单管采油管柱示意图

双管采油管柱示意图但是,海洋采油和陆上采油相比,也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海洋采油的安全问题比陆上要更严峻,因此,油井的井底和井口必须设置安全阀,一旦发生意外,安全阀将自动把油井关闭,避免更大损失,也防止原油污染海域。第二,海洋采油井的油层套管直径比陆上的大。目前陆上油田油层多数使用51/2英寸(1英寸=25.4毫米,下同)套管,个别地方使用7英寸套管。而海洋一般使用7英寸套管,甚至用95/8英寸油层套管。这是因为海上油井单井产量较高,而且,采油管柱下入工具较多,同时为追求高产可能会用双管法采油,这都要求油层套管尺寸要大一些。第三,海洋油井的导管叫隔水导管,除了保护油井外,还要求与平台导管架连接一个成整体共同承受海浪、浮冰的横向冲击载荷,因此,海上油井导管比陆上油井导管尺寸要大、强度要高、下入深度要长。第四,陆上多为直井,海上多为定向井,海上建筑平台和敷设海底管线耗资昂贵,所以,尽量在一个平台多打一些井。目前中国一个井口平台设36口井,其中35口为定向井。第五,安置在水下的井口越来越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正由近海向深海进军,试想当水深超过1000米时,井口导管架该是一个多么大的庞然大物,而海上施工机具又该具备何等负载能力?目前,人们已经研究并实施安装海底井口底盘,用钻井船通过海底底盘钻出多口定向井,通过潜水员或机器人安装海底采油树。

海洋石油的发展如火如荼,会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等待人们去攻克,海洋也会被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为人类贡献更多的资源。

英国油田,正在枯竭吗?

著名的欧洲北海油田是英国掌控全球原油期货市场的基石,也是缺油的西欧国家发展经济与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能源保障。通过对北海油田的开采,英国与挪威等国发展起的石油工业也曾走在世界前列。

海上油田开采的技术门槛线相当高

但这对于欧洲发达国家恰恰是强项

然而,在历经多年的油气开采后,北海油田这一昔日欧洲能源的心脏正面临逐渐枯竭的命运。

地处设得兰群岛、大不列颠岛、荷兰低地、日的兰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端之间的北海,是总面积约57.5万平方千米的超级油田所在地。如果不是1969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孤注一掷打完最后一口井,这一超级油田的命运也许永远都只能埋藏在不为人知的深海之下。

周边国家都是欧洲经济标杆

在他们之间有个大油田,真是太合适了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贫油国”的帽子一直是困扰西欧国家最大的能源问题。虽然离西欧最近的苏联是产油大国,但在冷战的背景下,意识形态对立与国家安全的担忧使得欧洲无法从苏联进口石油。

苏联近在咫尺,中东也离得不远

但在地缘政治上,始终有很大风险

工业社会的运转离不开石油,命脉却抓在别人手里▼

为了发展经济,“贫油”的西欧国家纷纷开始了石油争夺战。英国加强控制中东,荷兰努力维持在印尼的特殊地位,法国则在法属圭亚那(法国在南美洲的海外领地)挖井找油,并大力扩展石油进口渠道。

其中经营的重点还是产能巨大的中东

且英国也是中东国家的前宗主国

当地石油产业有英国人一份儿▼

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下,西欧“宗主国”的影响力不复往日。中东的能源大户们不仅不再听从号召,反而联合起来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突然搞起石油禁运

逼得美国人都搞起汽油配给票

对于几乎不产油的西欧,那风险就太大了

为应对石油短缺的严峻问题,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未曾大规模开发的北海。

但是,由于周围陆地均为基岩出露,加上海洋条件恶劣,此时的北海长期无人问津。而且从石油开采的角度来看,海底地形复杂且海上气候恶劣的北海,实在不是一个进行勘探的好地方。

造这么个大家伙,可比在陆地上采油难多了

为了能够在短期内开采到石油,英国放开了北海油田的勘探权,并最先将本国在北海三分之一的海域划分为960个区块(每个区块约259平方千米),用招标的方式向全球的石油开发企业发放勘探许可证。

令英国政府苦恼的是,即使英国在石油勘探权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当时全球的主要石油企业却依旧对此不感兴趣。等到招标结束后,仍然有60%的海域无人问津。

在北海的油气资源开发上

荷兰德国沿岸的油气资源发现较早

英国人相信自己的专属经济区上也有大油田

但能不能找到还不好说▼

不仅如此,在英国放开勘探权后,几十家参与投标的石油企业公司没能打出一口可以投产的油井,纷纷陷入了亏损的境地。由于连续几年都开采不到石油,“北海无油论”开始在欧洲扩散,挑动着各方敏感的神经。

直到1969 年 12 月,勘探了3年,花了3000多万美元的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再也承担不起北海油田的勘探亏损了。于是公司管理层决定,打完最后一口井就放弃北海“收兵回营”。

然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幸运的地方,也就是这里

恰恰就是这本不抱任何希望的一口井,给北海油田带来了一线生机,也从此改变了欧洲的能源格局。

菲利普斯石油公司打的最后一口井恰好位于“埃科菲斯克油田”上方。经探明,埃科菲斯克油田南北长约13千米,东西宽7千米,可采储量石油2-3亿吨,天然气1072亿立方米。

埃科菲斯克油田的所在▼

这一喜讯给当时在北海勘探的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不久之后,多家石油公司纷纷向北海油田进军,并在靠近挪威海域的英国一侧摆开了阵势。

从1971年到1975年,北海油田进入了油气勘探的丰收期。在英国海域,先后发现了布伦特油田和奥克、奥瑞尔、派帕、科莫兰特和尼尼安等油田;在挪威海域,发现斯塔特福约德油田和埃斯彭等油气田;丹麦、荷兰等国海域也发现多处油气田。

这北海上的油田其实还挺多的▼

由此,集优越地理位置、高标准原油品质于一体的北海油田正式诞生,逐渐发展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巨型油气产区,并深刻影响着国际的石油交易市场。

要不怎么布伦特原油知名度如此之高呢

欧洲能源的心脏

北海油田烈火烹油的发展,其实也有欧洲历史进程的从旁协助。

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期,石油的消费量剧增,并逐步取代煤炭成为了世界第一能源,欧洲各国的工业设备也开始从煤炭驱动向石油驱动升级转换。

毕竟北海周边是欧洲的精华所在

又能当工业大亨,又能当石油土壕

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儿?

短期内,大量的能源替换让原本就没有多少石油的欧洲大伤脑筋。再加上那一时期的西欧正陷入经济滞胀,只有稳定、低价的石油供应,才能使西欧各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

在苦苦寻找石油之前,北海海域的划分首先成为了英国和挪威的棘手问题。

这问题就很复杂

比如平台在这边,但抽走了对面的油,算谁的呢

位于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的北海海域,大部分是英国和挪威的专属经济区,东南部为丹麦、德国和荷兰专属经济区。英国与挪威在北海海域接壤部分最大,所以两国在这个问题上分歧也最大。

油田也集中在中间位置,颇为棘手▼

由于北纬62°以北的海域是挪威与苏联有直接关系的地区,且苏联海军潜艇基地就在摩尔曼斯克。因为害怕苏联疑心挪威是在利用在北海勘探的机会监测其海军的动向,挪威一直不敢贸然提出在北海进行海域划分与石油勘探。

因此,在划分北海油田的过程中,挪威政府总是以各种理由刁难,意欲拖延北海石油的开发。这种情况之下,缺油的英国政府坐不住了,在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妥协之后便匆匆接受了35%的北海控制权的划分方法。

解决完海域划分的棘手问题后,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大力开发下,北海油田就逐渐成为了欧洲主要的能源供应地,并使曾经石油需要99%进口的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油气出口国。

英国2018年出口结构

原油仍然占了5.7%,还不包括其他石油制品

(图片:OEC)▼

不仅如此,北海石油因其品质高,产量稳定,迅速获得了欧洲各国的青睐。北海油田的发掘,让正处于疲软时期的英国、荷兰与丹麦等工业国家的经济获得了帮助,更使得英国能以每桶(约159升)北海布伦特石油作为市场参考价格,从而一跃成为了全球石油期货交易的中心。

而且,相比中东石油壕国

欧洲国家拥有从海工装备到石油精炼的完整能力

又是自家的油田,可以吃到整个产业的利润

从1969年在中部的中央地堑区发现埃科菲斯克大油田,1971年在北部的维京地堑发现布伦特大油田,不到十年的时间,北海油气田群勘探开发的高潮就使其成为了世界大油气产区之一。

据英国石油公司197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当时欧洲在北海已经探明石油储量达 57 亿吨;天然气储量已达 3.53 万亿立方米。如此众多的能源储量直接推动了苏格兰第三大城市阿伯丁的发展,使其发展成为了集存贮、精炼、输送于一身的石油工业中心,并拥有了“欧洲石油之都”的美誉。

北方大量油气田通向阿伯丁

成就了这里发达的能源产业

干涸的北海,前途何在

过去十年内,在英国、挪威、荷兰和丹麦北海四国不间断的开采下,北海油田的产量越来越低。即使采用了最新的开采技术,其原油日产量还是从高峰的600万桶跌至了200多万桶。

挪威主要油田石油产量

极盛之后,挡不住的滑坡

为了保持石油产量,石油公司不得不加大对北海的勘探力度以发现新的油田。然而,新发现的油田不仅无法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现的大油田相提并论,甚至连补上老油田下滑的产量缺口都做不到。

新的油田在产能登顶后逐渐滑坡无可避免

所以大公司都会持续投资新的油气田

才能在更长的时间内维持整体的稳定供给

以传奇油田——布伦特油田来说,曾经产量高达40万桶每天的布伦特油田,产量在90年代后就开始急剧下跌。到了2015年,布伦特油田3个在运行的平台中,就有两个平台停产,唯一剩余的一个平台日产量也不足1000桶每天。

不仅如此,英国油气新发现的数量也在锐减。按照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的标准,英国在2010年仅发现4个大型油气田,不仅比2009年的13个大幅减少,同时也跌至多年来的谷底。

一座废弃的天然气平台

巨大的工业景观

与邻居英国的情况类似,挪威新探明的油气资源也是连年走低,近十年几乎没有大型油气田被发现。根据挪威石油理事会的统计,2010年挪威的石油新发现仅为16个,大大低于2009年的28个。

而且,海底油田的开发历时漫长,从粗略的地震波物理勘探到细致的钻井取岩芯样本勘探,再到安装设备、成本核算、申请开发许可等,往往耗时五至十年以上。

当然,正因为难度大,成本高

这种大型海工装备本身也是个门槛很高的大市场

中国也正在这方面加速追赶

除了日渐枯寂的石油储量,高税收与高环保要求也是打击北海油田的一大原因。

由于整体经济不景气,油气行业向英国政府上缴的大量税收愈发重要,为了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英国政府加大了对油气行业的征税力度。在越发严苛的环保条约规定下,北海的石油开发企业也不得不增加成本来满足环保规定。

如果风电的成本能再降低再降低

欧洲可能进一步压缩油气的能源占比

2011年,英国政府改变了英国大陆架石油生产活动的税收结构和税率,税收新政大幅增加了英国油气行业的税率,因而导致英国北海地区的油气产业越发缺乏竞争力。

再加上美国低成本页岩油和国际低油价的冲击,开采成本原本就高的北海油田更是陷入了开采一桶亏损一桶的无解境地。

作为同行的海湾国家有着更低的开采成本

但是油气在欧洲只是一个产业,而在中东是国家支柱

他们的压力更大,转型也更难

若不能加大石油勘探力度并发现新油田,步入暮年的北海油田将难逃枯竭的命运。届时,有着50年历史的北海石油工业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退出历史舞台,而西欧国家自身的能源保障,可能又要看俄罗斯和中东的脸色行事了。

美油和布油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一、出产地不同。美油主要以中东轻质原油为主,布伦特原油产于北大西洋北海布伦特地区,主要在北欧加工提炼。

二、成本不同。美原油开采难度小,因此成本较低,布油则是海上挖掘,难度大,开采成本高。

三、计价地区不同。美原油原油是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的计价标准,而布油是西北欧、非洲、亚洲等地区的原油计价基准。

目前的形势是,欧洲北海油田资源日渐枯竭, 挪威的BFOE产量也差强人意,WTI 原油逐渐的进入了布伦特原油在欧洲现货市场的结算和交接,美原油将不断的挤压布伦特原油的市场地位。

【拓展资料】

美国原油也就是美国NYMEX(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合约中的一个。WTI原油也叫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是美国原油期货的基准油,也就是标的物。所说的国际油价基本说的是美国的原油期货,较少说到伦敦的北海布伦特原油。

布伦特原油是一种北海原油,在伦敦商品期货市场种交易,也就是为大家熟知的ICEBrent,目前世界上除了部分中东和远东原油以外,绝大部分地区的原油(如北海、非洲、拉美、加拿大、以及部分中东和远东地区向欧洲出口原油时的计价)均以dtdbrent计价!

国际原油市场定价,都是以世界各主要产油区的标准油为基准。比如在纽约期交所,其原油期货就是以美国西得克萨斯出产的“中间基原油(WTI)”为基准油,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轻质低硫的WTI作为基准油。

因为美国这个超级原油买家的实力,加上纽约期交所本身的影响力,以WTI为基准油的原油期货交易,就成为全球商品期货品种中成交量的龙头。通常来看,该原油期货合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场上的三大基准价格之一。


上一篇: 节奏欢快是什么短语类型(欢快的节奏感强的说说)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福州人都在关注
便民网推荐阅读

学习 | 范文

热读 | 推荐

精彩 | 炫图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