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关注国产动画的网友,相信都会注意到一个《女他》的动画,居然是一个难得的“邪典风”,据了解这部动画是导演周圣崴在大一就开始构思了。那么这部动画到底在说什么呢?整部动画出现的只有象征着性别的皮鞋和高跟鞋。其中一个高跟性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假扮皮鞋生活在皮鞋的世界里的故事。可以看得出这部动画是在暗喻着女性对当今男权社会的控诉。这部动画,可以说凝聚了周圣崴的心血。整部动画可以说是十分有意思,在拍摄时,整个画面的制作的道具基本是用垃圾来制作完成,当然资金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他更想要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色。
最近,有一部画风“奇葩”的国产电影,在这个并不十分健康的创作环境下野蛮生长,瓜熟蒂落。
《女他》,一部国内非常罕见的“邪典风”定格动画,画风是这样的:
如果你看过捷克动画大师杨·史云梅耶的作品,那可以将《女他》看作是中国版的《食物》,或者《对话的维度》。总之,是一部极具风格、画风诡异、表达深刻的国产定格动画电影。
《对话的维度》
然而影片背后的故事更加迂回曲折。
导演周圣崴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学霸,影片最初的构思从大一就已经开始,大三正式投入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克服九九八十一难后,影片终于完成,并且凭借独特的创意和过硬的成片质量,入围了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单元。
但在经历了电影节的荣光后,影片却不得不面临更加现实的市场问题,在一番纠葛之后,影片无缘大规模公映,只能屈身于爱奇艺平台上线。
但让导演更受打击的是,上线第一天,盗版资源横飞,影片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打击……
用邪典动画书写青春
我们还是先聊聊电影《女他》。
导演周圣崴利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件,再用特定的表意符号,将我们对它们原本的认知解构,重新创建了一套表意体系进行表达。
皮鞋、高跟鞋、樱桃、空酒瓶、袜子、剪刀、晾衣杆……这些日常物件是构成影片的基本要素。
《女他》剧照
简单来讲,《女他》在有限的篇幅里面,用这些东西建立起一个虚构的诡异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鞋子被物化成“人”的角色,皮鞋代表男性,高跟鞋代表女性。
而这个世界里只留有几个被关押起来的高跟鞋,负责生育。
在允许大规模生存繁衍的只有皮鞋(男性),如果你出生是高跟鞋,马上就会被强制变性。导演在其中加入的指涉不言而喻。
一次,一只高跟鞋生下了一个女儿,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不受到伤害,她逃出监狱并伪装成皮鞋,为了养活女儿不得不适应在只有皮鞋(男性)的世界里生存。
在《女他》中,对男权世界的控诉随处可见,借着在分类垃圾所建构的符号体系下,展现出了十分诡异又不乏魅力的特质。对于一个大学生导演而言,能做到这点,他的想象力、创作力和执行力已经强过很多院线电影了。
而在与笔者的聊天中,周导也讲述了源自他内心的那份创作冲动。
《女他》海报
在他成长时期,母亲像一个男人一样在外打拼,用坚强的外壳武装自己,一次回家她脱下了西装,在镜子前卸下妆容,露出疲惫的脸的时候,他的内心被触动了——这就是学电影的他,想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的那个形象。
原来,这部邪典意味的动画,竟是源自对母亲形象讴歌的渴望,用导演的话说,他决定写下关于母亲的故事,一个像男人一样的母亲的故事,关于身份的故事。
捐个烟头就能上片尾字幕
很多影迷(包括笔者)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要拍一部电影,会怎样怎样去拍,怎样怎样去表现,一定会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绝大部分人的想法很可能就停留在这一步了,而周圣崴不同,他有激情、有自信、有动力将这份想法执行下去。
大一的时候,周导就已经有了最初的世界观创意,而他并没有只停留在想法阶段,大二的时候,他开始完善世界观和故事脚本,而到大三就已经具体的筹备阶段,开始回收垃圾并进行角色和场景的制作,大四到研究生进行影片拍摄,毕业后的两年里进行后期制作。
不夸张的说,周圣崴导演大学时代,乃至青春年少的激情和心血,都凝结在了《女他》的身上。
创作手稿
然而这部视觉效果超群,画面表现极富冲击力的影片,超过80%的的道具和布景,是用分类垃圾做成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极低的资金预算,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什么体量的电影创作,资金都是最大的难题。而在周圣崴眼中,这种制约反倒成了激发他创作力的温床。
用他的话讲:“位置放对后,垃圾便不再是垃圾,而是一种新奇的生物,这样来看的话,这不是折中,反而是一种特色。”
于是,为了拍摄影片,周圣崴动员了全家人一起帮忙收集各种废品、垃圾。影片中需要大量烟头,全家就出门到处去收集烟头,需要大量瓶盖,全家就出动去收集瓶盖。
最让人感动的是,周导的外婆为了支持孙子的梦想,在小区里挨家挨户收垃圾,这种全家人为了支持孩子的梦想而做出的举动,最平凡也最动人。
但是仅仅靠家人支持,是不能支撑起影片的拍摄的。
周导告诉我,大三那年,他在朋友圈发起了一场垃圾募集行为,不分来由地把大家不要的废品和垃圾收回来,然后进行分类。衣服袜子鞋子是一类,纸张是一类,酒瓶各种瓶子是一类等等。
分好类之后向所有垃圾鞠了一躬,感受它们散发出来的频率,然后结合当代艺术的贫穷艺术流派创作风格,开始对分类垃圾进行再创造,最终形成了《女他》里的场景。这种创作方式本身就多了很多现代装置艺术的味道。
所以在创作层面上,《女他》的美术并不是传统电影美术那样先有设计再有形象,而是以当代艺术的艺术品创作思路,先有垃圾艺术装置,再有美术道具场景。因此片子拍完后,这些场景道具都被上海昊美术馆收藏了。
而在影片的结尾字幕中,只要你为《女他》提供了哪怕一个烟头,周导都会把名字写入到片尾字幕的鸣谢大名单上。
这真的是太酷了。
大银幕难得一见,上线一天就被盗版
然而,这样一部有趣味,有故事,有想象力,甚至填补了中国电影某部分空白的作品,哪怕入围了中国规格最高的电影节动画单元,但在一些电影公司眼里,却没有市场。
而在周导心目中,《女他》一开始就是为大银幕创作的。
如果你已经有幸看过了影片,必然会注意到影片中声音元素极强的存在感,在叙事过程中有意图明显的引导方向,对于刻画角色和世界观的建构有着不亚于视觉的决定性作用。
可以说,电影作为一门视听的艺术,《女他》中的声音设计比很多高成本的主流院线电影要用心的多。影片中总共有24个声道,每个声道都是单独设计的,在一个完整声场里的影院中体会到的声音效果,是在其他渠道中体会不了的。
为了影片能够找到最合适的渠道与大家见面,周圣崴与全国大大小小不下一百个发行公司去谈,有些片子放了五分钟居然就明确的表示“这片子没人看”。
然而讽刺的是,在为数不多的点映中,《女他》几乎场场爆满。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笔者原本想在影院中一睹影片真容,但不多的场次几分钟内影票全部售罄,幸好在不久前的一次点映中,才再次抢到票,了结了大银幕观看这部作品的心愿。
最终,《女他》只能通过爱奇艺与更多的观众见面。
尽管在周圣崴的心中,青春年少的心血,没能在院线上映有些遗憾,但至少依然有渠道能让观众看到《女他》,也算让自己这些年恪守的那份执着,有了回音。
然而,在《女他》上线第一天,盗版资源就已经流出,甚至在某些电影大v转发来博取关注,而这一切对于周圣崴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周导很清楚目前国内的电影环境,他也知道盗版资源在国内所处的灰色地带。他对笔者表示,甚至可以接受上映一段时间后再流出资源,这样大家都能生存,但是一上线就流出,真的是杀鸡取卵,将版权方往死路上逼。
我想说的是,如果国内的电影市场足够成熟,任何有所表达或剑走偏锋的电影,都有渠道找到自己对应的观众,《女他》所走的路会不会更好一些?
虽然有难过,有无奈,但好在周导没有消沉下去。在朋友圈中,他晒出自己最新的工作进展,一部讲述艺术家故事和当代艺术圈的伪纪录片已经杀青。
很庆幸,在经历一系列波澜后,这样一个充满激情和想法的年轻中国导演,没有消沉,依然在路上。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对于这种为梦想而执着的人真的值得敬佩。但是我们电影行业遇到的困难还远远不是因为梦想而是整个大环境的盗版的问题。期望,电影行业的工作者要不气垒,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